加快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

2021-08-05 来源:水木ESG 浏览量:

加快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

随着我国绿色发展深入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对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骨干支撑作用越发明显。当前,绿色金融已经成为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对绿色转型发展的赋能支持,更多是体现在投资端,而在保障端的可靠供给则明显不足,尤其是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供给难以满足绿色转型发展多层次、多元化风险保障、风险管理需求的问题,已成为限制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充分发挥赋能质效的重要短板。从问题的根源来看,绿色理念未能真正融入保险行业发展、保险机构缺少对绿色理念的正确判断,是我国绿色保险发展不足的关键堵点。从国际经验来看,近年来,联合国致力于向全球保险行业推广可持续保险原则(Principles for Sustainable Insurance,以下简称“PSI”),其设计思路和框架的核心就是向保险机构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推动保险机构形成转型的内生驱动力。综合来看,PSI倡议的设计理念和推广方式,对于推进我国保险行业建立以绿色发展为核心和导向的发展经营理念、全面提高我国绿色保险助力绿色发展的效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image.png

自2015年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以来,我国持续出台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政策,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对污染防治和修复的力度,提高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特别是在2020年我国提出力争完成“双碳”目标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有序推出的各项务实举措,更是进一步为我国绿色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持续深入推进的绿色转型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全方位支持。为更好助力绿色转型发展,自2016年起,我国就已着手打造系统的绿色金融体系,以更好在投融资、风险管理、资产定价等方面提供可靠支持。近年来,银行业、证券业积极布局、紧跟国家战略导向,在投融资方面持续推出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绿色信贷余额接近12万亿元,绿色债券累计发行约1.4万亿元,绿色基金数量和规模均快速增长,首期资金规模达885亿元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也已正式设立。

但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一直在风险管理方面被给予较高期望的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却长期缺位失位。一是参与机构数量较少。从公开资料来看,除人保财险、平安财险、中国再保险等少数头部保险机构聚焦绿色保险领域外,只有个别保险机构试水绿色保险领域,大部分保险机构尚未就该领域开展长期性业务。二是试点区域范围不足。当前,我国创新开发与应用的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仍以个别地区试点试验为主,主要集中在几个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既无法形成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也还没建立起成熟、可持续的业务模式。三是缺少统一的规范标准。由于绿色发展涉及的领域、行业众多,对适配的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的风险特征、技术规范、评价规则等各方面都需要有明确、严格、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但从目前来看,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都尚未出台相关的权威性指引和指导。四是行业风险管理能力供给不足。从目前来看,绿色保险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主要集中在财产险领域,但行业现状尚难以满足绿色转型发展规模庞大且日益增长的风险管理需求。从资产规模来看,截至2020年末,财产险行业总资产仅3.3万亿元,限定了行业风险管理的天花板,从保费结构来看,同期,财产险行业原保险保费收入1.36万亿元,其中,传统车险业务和短期健康险业务占比约70%,行业转型面临较大的结构性挑战。

从总体来看,造成我国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发展缓慢的原因较为复杂,这里面既有政策层面的原因,也有行业层面和机构层面的原因。但从内在机理来看,问题的根源仍在于绿色理念还没有真正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全行业对于绿色发展缺少足够的认识和判断,对绿色转型发展可能对行业带来的长期性影响没有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还没有真正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行业发展、机构经营的关键环节。更为重要的是,保险机构还没有从以往“追保费、冲规模”的固有路径中真正实现向高质量服务转型,没有围绕绿色转型探索出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所以,也无法建立起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和与之适配的内生驱动力。

因此,要想打通我国绿色保险发展不足的堵点焦点,关键就在于能否在行业内牢牢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行业政策、机构经营的主要环节,形成助力绿色发展的行业氛围和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系统提高绿色保险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补齐绿色金融体系的短板弱项,推动绿色保险更高质量更高标准的服务我国绿色转型发展。

image.png

    近年来,气候和环境等问题引发的各类风险和负面冲击,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受到了全球广泛关注。为更好应对全球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面临的严峻挑,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201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组织(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Finance Initiative,以下简称“UNEP FI”)推出PSI倡议,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该原则,以推动保险行业在保护社会、促进创新和支持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image.png

一直以来,UNEP FI 认为,保险行业的韧性取决于其风险管理是否全面和富有远见,因此,由ESG导致的各类风险应是保险行业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所以,早在2006-2009年期间,围绕与ESG问题相关的保险行业务风险和机会,UNEP FI就已开展相关研究,并着手制定指导保险机构妥善应对的可行原则。同时,为了便于加快推进研究进程,相关工作由UNEP FI的成员国、观察员机构和秘书处共同监督和管理。

从2009年底到2011年初,经过初步梳理得出的可行原则,进入到审议环节和草案制定环节。2011年,为推动可行原则草案获得全球支持,UNEP FI先后在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和北美地区召开了多次磋商会议,商讨原则草案的可操作性。期间,全球共有超过500名来自保险行业、政府及监管机构、非政府组织、工商协会、学术界等代表参加了这些会议,为原则草案的最终定稿,提供了重要支持。在多轮商讨研究之后,于2012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UNEP FI正式发布PSI倡议,标志着该原则开始向全球推广实施。

image.png

PSI倡议认为,保险行业的核心业务是了解、管理和承担风险,作为风险管理者、风险承担人和投资者,保险行业在促进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更好地管理ESG问题将加强保险行业对建设一个有韧性的、包容的和可持续的社会的贡献。同时,PSI倡议也指出,多数ESG问题过于庞大和复杂,需要全社会的广泛行动、创新和长期解决方案。PSI倡议可作为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框架和方法,通过识别、评估、管理和监测与ESG问题相关的风险和机会,以负责任和前瞻性的方式完成保险价值链中的所有活动,包括与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开发创新解决方案等,为提高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方面贡献重要力量。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对于保险行业来说,风险管理是行业安身立命的根本,行业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为有潜在需求的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产品和服务。只有管理好风险,行业才能为客户和自身创造价值。这也是保险行业区别于其他金融行业的重要特征。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风险管理,要在更广义的层面去理解和认识,并非单指保险机构自身的经营风险管理和产品风险管理,还包含了对客户风险的深度管理和前瞻性管理。这意味着一旦客户所处的经营环境、行业环境、宏观环境出现趋势性变化,保险行业需要紧跟形势变化,聚焦新风险新情况,有针对性的推出高度适配的产品和服务。否则,行业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基础都将面临严峻挑战。

当前,环境及气候变化引发的各类风险和损失,已经成为各个行业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是企业长期发展难以回避的关键节点。在绿色转型发展过程中,企业的风险管理需求将会持续上升。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环境新趋势下,保险行业正面临着的极为重要的发展机遇。要想有效吸收这一轮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带来的红利,保险行业要首先在思想上、观念上实现转型,才能真正做到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新情况,切实推动业务和经营向绿色发展转型,才能真正满足好客户持续增长且多样化的需求、国家战略转型的需要,才能真正实现推动行业回归风险保障的本源。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网站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地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