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物品“盘”出个万亿级市场

2021-09-24 来源:水木ESG 浏览量:

二手物品“盘”出个万亿级市场

据沙利文《2021中国闲置二手交易碳减排报告》显示,二手闲置市场在2015年快速突破至万亿市场,预计在2025年规模将达到3万亿的市场规模。这样崛起的大体量的市场经济,没办法再被忽视。

“二手闲置”作为“一手消费”经济的补充,其本质是一种存量经济。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一种“共享”经济,是指对物品不同生命阶段的共享。将有限资源“盘活”,服务于更多群体。

这个“盘”出万亿级别的“宝藏”市场,其行业增长的根本逻辑,用户趋势以及玩家的核心竞争力又是什么呢?

01 交易动机:让“浪费”变成“消费”

驱动二手闲置市场“开花”的主要在于:

1.大量的“消费过剩”促使“二手交易”的需求激增,是最直接的原因。

随着中国消费者家庭收入增加,电商购买习惯的成熟,“买买买”成为现代的主旋律。但不断地“买买买”容易“买过头”或者“买失误”。2019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41.16 万亿元,同比增加 8%。庞大的社会消费品销售增量形成了巨大的存量市场,但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消费过剩”,消费者手中的闲置物品也快速囤积起来。

2. “共享经济”、“断舍离”等理念深入人心,加强了“二手交易”的意愿和主动性。

在过去,“二手货”因为暗含着“别人用过”的贬义,用户“二手物品”的态度更不开放,交易意愿较低。但如今,共享经济已经随处可见,如出行的顺风车,共享单车、电单车以及渗透进各大线下商城的充电宝,都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接受共享”到“乐意共享”,真正的共享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越来越多人愿意买卖闲置的商品。

理性的“断舍离”也风靡社交平台。大家开始有意识地辨别哪些是对于自身而言是“非必要”的伪需求,以及挑选出这些“被闲置”的无用物品,更积极主动地“处理掉”它们。

卖家主动卖,买家愿意买,这形成一个自然的交易环。价格更低且老旧程度可接受的二手商品对于买家而言是高性价比的选择,对于卖家则是“减负”以及“变现”的好手段。

3.供应端上,二手电商平台的出现又释放了“二手交易”的需求,加速了“二手闲置”市场的发展。

消费者手中囤积的闲置物品需要专业高效的流通市场去盘活起来,而二手电商平台的出现则正中下怀,释放了大量闲置物品处理的需求。 

2011年以来,爱回收、闲鱼、回收宝、转转、拍拍等二手电商平台相继成立,消费者在这些平台上出售、购买闲置物品也更加普遍。2019年以来,二手电商APP的安装渗透率增长较为迅猛,20198月安装渗透率达11.6%,相比20191月增长了1.6%

将“闲置”盘活,不仅提升“经济效用”,还“绿色低碳”,将得到用户、社会以及政府的保驾护航,显而易见,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02 交易用户:年轻态、下沉化

目前的二手交易市场,用户呈年轻态、下沉化态势。

年轻一族不仅是大众消费的主力人群,在闲置交易市场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闲鱼和转转用户中,25~34岁年龄段用户是主力人群,占比均超过50%

据CBNData&闲鱼的《90后分享经济消费报告》显示,90后用户平均每人在平台上累计发布17件。他们对“兴趣“、”租房“、“奇葩技能”、“小众品类/品牌“更加关注,同时互动也成为了闲置交易平台的热门功能,从互动到交易结束的过程中,90后用户平均要花费53分钟,互动次数高达15次。

根据易观数据,闲鱼、转转、找靓机和花粉儿的超一线/一线城市用户占比分别为 65.3%60%53.1%61.6%,是二手电商主要的用户组成。但MobData发布的《2018二手电商行业研究报告》还显示,二手闲置市场正在向三四线城市下沉。从交易动线上来看,目前一线城市好物有 31%流向四线城市。

高线城市开始从“第三消费时代”向“第四消费时代”过渡,其消费观念上剥离了营销光环,更加注重产品本身的品质,生活观念上“断舍离”开始兴起,而中低线城市处于新生代消费升级的趋势,在有限收入下追求高品质,“价格更低廉、但高品质、大品牌的二手商品”成为一种普遍选择。  

03 交易平台:背靠“流量”为王者

从商业模式来看,二手电商行业以C2C和C2B2C的模式为主。

总体而言,较便宜的、长尾的、非标品如服饰类、小众圈层兴趣类、日用品等适合更轻的C2C模式。C2C主要是指直接让个体买方和卖方对接,平台提供交易、社交空间。在下单前双方通常会以留言、私信的方式进行品质、价格、邮费、退换等方面的磋商,协商一致后,由卖家自行邮寄物品。这样的交易更加灵活,社交氛围更加浓厚。

而贵的、标品如手机数码、奢品、潮鞋潮玩等,更适合更重的C2B2C模式。C2B2C是指平台会通过干预交易,为买卖双方提供全流程交易服务,如由专业服务商提供回收、鉴别服务,并提供 “包真、包退、包邮”三包服务。它能够更有效解决C2C较大的信用问题和时间成本。

目前二手电商领域形成综合平台为寡头,垂直平台圈地精耕的竞争格局,但这两种类型的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不尽相同。

根据 MobData 数据,综合型平台闲鱼和转转拥有绝对优势,占据二手电商 90.9% 的市场份额,渗透率分别达到 72.9% 33.1%。且未来还会进一步向头部集中。阿里的闲鱼、腾讯的转转、京东的拍拍......这些背靠巨头的二手综合电商平台,在用户流量、征信体系、交易担保、物流等配套设施上拥有本身就有天然的优势。在这里,又变成了互联网巨头们玩的游戏,其他小玩家根本玩转不动。

而垂直型平台目前占据较小份额,它们更擅长在一些细分市场如电子产品、 二手书、二手时尚、奢侈品等领域“深耕”。不像综合型平台自带流量的天然优势,这些“小而美”的市场只能通过“服务”来赢得消费者的心,即发展C2B2C模式,在精细化运营和一站式服务上做得更好,这也意味着对垂直平台在供应链上更需要深耕。

但无论如何,电商二手平台进一步向头部集中是趋势。背靠巨头的综合二手电商平台,护城河足够具备厚度,对于垂直二手电商们而言还是妥妥的降维打击。

 

网站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地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