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营销,没有退路了

2025-06-30 来源:明源地产研 浏览量:

这几年,地产红利锐减,市场竞争呈现“僧多粥少”态势,营销拓难度与日俱增。

为了破解获客难题,头部房企纷纷主动转型,集中发力线上营销。尤其直播,正逐步成为线上获客的关键手段。

不过从实践来看,不同房企在直播获客上的表现已出现明显分化。有的房企打法成熟,收效可观;有的仍停留在试水阶段,转化效果有限。

不少行业人士指出,希望能有一个统一平台,既能帮助房企认清自身所处水平,也能搭建起学习、对标与提升的实战场景。

基于此,2025年6月,巨量引擎本地业务、抖音SDK、明源云客联合发起「百亿流量挑战赛——2025房产直播大赛」,吸引了300多家房企参与,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通过这场比赛,我们观察到各房企在直播拓客上的明显差距,尤其是头部企业在策略、执行与转化等各环节展现出更成熟的打法。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分析拆解一下。

图片

以赛代练

用官方比赛强化直播模式,查漏补缺


作为近年来新兴的营销拓客模式之一,直播一直被视作线上获客的核心引擎。

据《抖音房产生态白皮书》显示,2024年全国房产直播观看量同比激增60%,以“直播+私信运营”模式带来的留资可占整体留资量的90%。

然而,目前房企在直播获客上的表现高度分化。很多头部房企的直播间表现突出,单日留资最高能达到二三十条,而不少普通房企直播间场观低迷,场均留资低于1条。

不同于头部房企在直播获客上的成熟打法,大多数普通房企仍面临诸多现实难题,比如团队参与度不高、运营能力薄弱、转化效果跟不上等等。

为激发团队积极性、提升直播水平,不少房企尝试通过内部培训或组织内部直播比赛进行能力建设。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内部比赛的提升作用十分有限。

一方面,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尺,房企很难客观判断自身水平在行业中处于什么位置;另一方面,若团队本身基础薄弱,缺乏外部对标与反馈,也难以真正突破认知和方法的边界。

换句话说,水平相近的人互相练习,很难练出新高度若想真正提升直播能力,更高效的路径是参与行业级赛事,在更高标准、更多对手的环境中“以赛代练”,在实战中不断试错、调整和提升,逐步建立起适配自身的直播体系。

参与官方赛事,房企还可以获得以下权益:

1.流量扶持和技术加成:借助平台的流量扶持和技术加成,大幅提升直播曝光和转化效果;

2.流程标准化:在官方赛制引导下,更好地规范线上直播流程,助力企业建立起标准化体系;

3.人才选拔:利用比赛激发员工潜能,发现和挖掘有潜力的人才;

4.品牌影响力提升:打造标杆案例,有机会获得平台推荐与行业关注,提升业内品牌知名度。

例如,明源在此次抖音直播大赛中,针对单场直播从流量曝光、互动质量、获客能力、主播表现、场景搭建、投流效能六大维度进行量化评分,鼓励地产开发商打造“六边形”直播间。头部房企都在用的视频营销管理平台,点击了解

图片

通过科学有效的评分机制,将直播效果分数可视化,有助于企业查漏补缺。

像某企业此次参赛的华南和华东两个项目,在直播大赛前期评分仅有80多分,拓客效果一般。

依据“六大维度”评分结果,在平台规范、清晰的直播指引下,项目及时调整直播策略,查漏补缺。最终这两个项目的周度留资量实现了显著增长,从原来的10-20组迅速增长至30-40组。

以赛代练的模式企业可深度复盘直播过程,快速反哺业务,在实践中有效调整,以达到满意的拓客效果,逐步缩小与头部房企的差距。

图片

图片

高频次+高品质

头部房企的直播已遥遥领先


相较普通房企,头部企业做直播持续性更高,已经成为他们稳定的拓客手段。

像万科、龙湖、保利、越秀等企业,很早已逐渐把抖音直播打造为稳定的线上获客渠道,线上直播获客成交占比均已超过10%。

在这次比赛中,他们的直播能力更是有目共睹。无论是战区风云榜,抑或是城市热力榜,TOP榜单几乎都被头部企业垄断。他们也成为房企争相学习的对象。

一方面,他们不断加码直播投入,提前做好节点规划。

在直播模型中,曝光是稳定流量的前提。流量曝光主要通过直播时长、场观、分钟观看、用户观看等四个维度的综合时长去评定。

而头部房企在线上流量曝光方面表现惊人,明显优于普通房企。据明源调查,TOP房企月均直播天数达20天,较普通房企多出5天。

本次直播大赛中,流量前十名基本被头部房企和区域标杆房企包揽,直播时长均在8小时以上。其中,开播王者中铁的阅山湖项目直播时长更是达到了14.9个小时。抖音转化效果一清二楚,点击了解视频营销助手

图片

在重大营销节点上,内容产出的频次会更高。

2025年春节为例,头部房企平均直播场次达209场,比普通企业高出30%–50%,平均观看时长达到93秒。

部分房企还会根据用户上网时间,在晚上20:00-21:00的黄金时段增加直播场次,保持高频次和高密度,以提高项目曝光率和客户触达率。

另一方面,他们的直播质量更有保障,内容策划更具吸引力。

如果没有高品质内容,那么所有内容曝光都会变成一潭死水。

头部企业深谙这个定律,因此在保证直播高频同时,内容的品控也是做得相当到位。据明源数字营销院研究,头部房企在直播人均观看时长为80s,普通房企为71s。AI创意工场,天天有内容,周周有爆款

内容高度“吸睛”,自然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留资。

在今年上半年,TOP房企线上拓客的留资数是普通房企的1.5-2倍。

在本次直播大赛上,像华润和越秀一直占据榜单榜首,某些项目单日留资甚至达到30条,远超市场单项目场均1-2条的合格线。

从行业视角看,更高的频次、更长的时长已成为高效直播的必备要素。直播无论是在"质"还是“量”上,头部房企都比普通房企领先。

图片

合理“人、货、场”逻辑

成就头部企业高质内容


宏观数据看,头部企业与普通企业的直播拓客已经逐步分化,这种分化主要来源于直播能力和品质的参差。

回归最底层逻辑,每一场直播内容,都离不开“人、货、场”这三个基础要素。从本次头部企业的直播看,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运营逻辑,这种精细化的运作为高效拓客打下坚实基础。

首先,在“人”上,注重专业主播的培养,主播角色多元化。

当下,不少头部企业已自建线上团队,分工和管理逐渐MCN化,通过选拔和培养打造了一批专业团队。

例如龙湖自建MCN团队,成功孵化并培养了大量自有明星主播、投手和讲师,其专业程度不逊于专业MCN公司。

在主播角色上,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销售,而是转变为生活蓝图描绘师,或具有多重身份标签的人物,凭借自身人格魅力和表现力在市场中突围。

而除了真人出镜AI替代真人销售做直播也变得十分常见像一些AI工具,通过平台链接挖掘潜在客户,判定意向,自动撩客和引导留资。

例如,今年五一期间,东莞某头部企业的高端项目通过引进AI销售员,将留资转化率提升了28%,线索获取成本降低了15%;杭州某高端住宅引入直播VR看房后,观看量相较传统形式提升了20%。

其次,在"货”上,做好内容勾手,注重大数据后台分析。

在专业化的团队配置下,直播的目的就是为了带“货”,“货”需紧紧围绕如何吸引客户留资来设计,头部企业的直播除了高品质的产品力保证外,还做对了三件事。

第一,明确直播的内容勾手提高购买意愿

房地产直播常见的内容勾手,包括提供个性化的房源推荐和优惠政策等。

像在本次直播比赛中,许多房企限时推出特价好房、直播间专属99折优惠、官方补贴、专属到访礼品、冻资优惠等,目的是为了更好引流和筛选客群,促进客户留资。

图片

第二,直播更具“亲和力”,让内容更具传播性。

“618活动”为例,作为房企重大营销节点,大部分房企都在线上忙于推销优惠房源,反复强调折扣。

然而,上海保利置业则联动公司总经理推出直播特别专场,在提供折扣优惠的同时,利用高层下场坐镇拉近距离,提高公信力,当日直播比拼中场观和留资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图片

第三注重数据复盘与用户洞察,提升获客精准度。

区别于普通房企对客户洞察的不足,头部企业往往对客户有着深刻的理解因此数据就是他们分析客户的关键。

相较于线下,线上数据的获取会更易且精准。通过每次直播后的数据复盘诊断,能提升目标客户的精准度,了解购房意向。

像在本次大赛中,官方会提供直播大屏,每次比赛结束后,房企可在大屏上看到直播后的数据,包括认购客户区域、年龄和性别,以及评论区主要关键词,都会详细分析并给出结论。

以后台数据反哺前端内容,让下一次的直播的带货变得更加有效。

最后,在“场”上,多元创新的场景表达和直播形式保持新鲜度。

在完善的专业团队配置和内容勾手下,头部企业通过丰富的直播场景空间,持续给予观众新鲜感。

例如,围绕当下“保交付”、现房等热点话题,某企业推出“24小时工地直播”,让观众实时了解项目进度,增强信任感和真实感。另有夜间工地直播、暴雨天验房等特殊场景直播,打破了原有呆板的案场讲解模式。

此外,直播形式上也不断创新。

像此前某房企开创了“全国明星主播集中打盘”的玩法,从方案提出到执行落地仅用3天,以“闪电战”方式迅速引爆流量。还有些直播将卖房包装成年轻人之间的趣味谈话节目或访谈节目等。这些新颖的直播模式不断推陈出新,更容易找到客户的情绪敏感点,从而更有效地推销产品。

总结

房地产已进入长周期发展时代。面对市场收缩和客群调整,“耐心营销”已成为地产人必须关注的话题。显然,传统线下拓客手段难以适应当下环境,而线上拓客仍有广阔增长空间。尤其直播,正成为房企线上获客的核心手段,多个头部房企正持续加大投入力度。

在行业转型的关键节点上,唯有不断对标和复盘,才能持续精进,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网站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地图 回到顶部